亚马逊推出电子书阅读器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本报综合报道 拥有全球最大网上书店的电子购物网站亚马逊公司19日推出了一款最新的电子书阅读器。这种阅读器可以将电子书、博客、杂志和报纸下载到“电子纸张”上。
比真书“更轻更薄”
据报道,这款电子书阅读器名为“Kindle”,售价约400美元。它的大小和普通的书本差不多,但比起真的书要“更轻更薄”。通过内置的无线网络连接设备,“Kindle”能够从网上下载电子书、博客、杂志及报纸等。
亚马逊公司表示,目前亚马逊网站一共提供了9万本书供这个电子书阅读器下载,其中包括100本售价仅10美元的畅销书。顾客在下载时,不需支付链接费用,只需支付所下载的书或其他下载内容的费用。据介绍,“Kindle”最多可以下载200本书,带着它就像随身携带一个“虚拟图书馆”。
可下载报纸和杂志
除了下载图书外,“Kindle”还可以用来下载报纸和杂志。用户只要每月缴纳一定的费用,报纸和杂志的内容就会通过无线传输自动发送到电子书阅读器上。此外,通过“Kindle”还可以浏览250多个网络知名博客站点。
“Kindle”使用的是电池。如果连续处于无线连接状态,大约需要每隔一天充一次电。如果关闭网络,仅处于阅读状态,那么一次充电可使用一周以上。
突破传统书籍限制
亚马逊网站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表示:“我们花了3年多时间来研制这种阅读器。我们的最终设计目标是让它在你的手上‘消失’,当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时,就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了。”
“同时,我们也希望它能突破传统书籍的限制。‘Kindle’是无线的,所以无论你是躺在床上,还是坐在火车上,只要你想到一本书,就可以在不到60秒的时间内找到它。”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亚马逊Kindle连续降价剑指中国?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日前,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将推出国际版Kindle,并正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大力推广,其中,中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在其范围内。据了解,这款最新的国际版Kindle将于本月19日上市,能兼容GSM网络,因此在中国能够使用。

记者从卓越亚马逊方面获得的最新消息,国际版Kindle将在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地区销售。尽管在内地上市的时间还未确定,却已引来业界的高度关注。

竞争激烈价格将不断下调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在三个月里第二次调降Kindle电子阅读器价格,以期推迟电子图书阅读器市场即将出现的竞争。

亚马逊将Kindle电子阅读器的价格下调40美元,调降至259美元,而这一降价仅限于Kindle,KindleDX并不在降价之列。

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Research分析师莎拉·罗特曼认为,较低的价位、丰富的内容、良好的销售以及众多的媒体宣传,使得2009年电子图书阅读器的普及速度要快于预期。

尽管前景看好,但市场竞争亦相当激烈。Forrester认为,亚马逊将占据美国电子图书阅读器市场60%的市场份额,索尼将以3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而Foxit、Interead和IREX等其他电子书阅读器生产商将瓜分余下5%的市场份额。

罗特曼预计,2009年电子图书阅读器将发售300万台,其中30%的销售量将来自于11月和12月。

业内人士表示,这场愈演愈烈的电子阅读器竞争可能将导致更多的降价。

三大要素阻碍kindle在华发展

据了解,即将在中国和欧洲等国家发行国际版Kindle能提供20多万本英文书籍和85种国际和美国杂志和报纸,能储存1500本图书,具有文字转语音功能,读者也可阅读PDF文件和做注释。同时,国际版可以使用全球流行的AT&T的GSM网络。

这款国际版Kindle于本月19日上市,在中国市场,将在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发售,内地市场的上市还未确定,不过,亚马逊表示,正在积极努力尽早把Kindle产品带入中国内地市场。

不过,kindle要在中国内地市场取得成功,并非易事,有三大因素必须考虑。

第一,是否与内地三大营运商合作。由于亚马逊Kindle是通过wifi无线网络链接,进行书籍、杂志等内容的更新,因此强大的无线网络支持是必不可少。然而,在内地要实现电子阅读器随时随地的无线链接,3G网络更为靠谱。要使用3G网络,便涉及与内地运营商的合作问题。

第二,卓越亚马逊是否是其唯一的内容提供商。Kindle 在国外的热销,主要是有赖于其背后强大的内容提供商──亚马逊的支持,只要购买Kindle,就能以优惠的捆绑价格在亚马逊上购得电子书籍。亚马逊是美国 乃至欧洲最大的网络书城,不过它在中国市场,尤其是内地的业务就有点不尽如人意。目前能提供免费电子书的网站多不胜数,要令大部分内地消费者掏钱出来买 “书”,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做到。

另外,内地书籍出版市场和国外有所不同,Kindle与亚马逊网站上电子书籍捆绑销售过程中,由于收费分成问题,亚马逊曾遭遇美国部分出版商抗议。相比国外,内地出版市场更为混乱,并存在较为严重的盗版问题。

第三,竞争对手众多。目前,许多国际品牌的电子阅读器尚未 正式进入内地市场,因此汉王是目前内地最大的电子阅读器生产,虽然由于价格问题,电子阅读器在内地并未大范围普及,但对于后来者,国产品牌已占有一定市场 份额的优势。同时,随着内地电子阅读器市场,索尼、富士通等品牌的电子阅读器逐步进入内地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市场,与Kindle争夺这一块市场的,还有智能手机、psp、mp4等一系列的阅读电子书的电子产品。

看好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

虽然存在未知之数,不过,对于外国厂商来说,中国市场依然 充满诱惑。据了解,国外知名投资人士日前在其博客撰文指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阅读器市场。他还表示,在目前电子阅读器市场上,运营商中国移动较 其他对手占领了先机,具备了更多优势,“它与金科电子和汉王集团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增加TD芯片,提供了重要的无线链接功能。

最后,该分析师预计,在2010年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将占全球总体市场的20%。

链接阅读:

据报道,LG近日研发出了用于电子书阅读器的太阳能面板,该面板在照晒四五个小时后就能提供阅读器一整天所使用的电量。如此,一般用户就不用再为充电的问题担心了。

该面板长宽均为10cm,目前已试用于索尼的电子书阅读器。为了降低阅读器的重量,该面板的厚度不到1mm,重量不到20g。太阳能面板在原型机的使用率为9.6%,LG打算在明年将此利用率提高到12%,到2012年时就可达到14%并实现商业化。

来源:广州日报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亚马逊Amazon Kindle 2 发布、动手玩!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由 Casper Kao 于 9 months 之前发表
Kindle 2 来啰!昨天在 Stephen King 的加持之下,Amazon 的电子书二代正式跟大家说『嗨』!有兴趣重温发布会现场盛况的朋友,请参考以下发布会文章连接。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
* 鬼神一般的厚度:仅 0.36 寸(9.1mm)
* 鬼神一般的价格:359 美元
* Read to Me 功能:任何在 Kindle 2 上面的内容,都可以离志玲姊姊娃娃音有一段距离但是尚可接受的机械音读出。
* 容量加大:七倍!(七正夯!)
* 16 阶 e-ink 屏幕,翻页速度快了 20%
* 电池电力增加 25%(官方说法充一次电可以看两周)
* 五项操作游戏杆,让浏览更方便
* Whispernet 服务新增 Whispersync 书签功能,可以让读者在不同台 Kindle 上面,接着看还没看完的书本,将来也可能延伸到手机。
* 老史展出的粉红机暂时不拍卖!(哭哭)
* 美国将于 2/24 出货,即日起开始预定!
* 其它国家的发售,目前尚未有确切计划,时间也不一定是今年。
* 电池不可更换(正夯?)
* 所有的书本都同时可让 Kindle、Kindle 2 下载阅读,没有专为 Kindle 2 出的电子书,另外 Kindle 可以通过软件更新而多了Whispersync 的功能,但不会增加 Read to Me 功能。

参考阅读
Live from Amazon's Kindle 2 press conference
Amazon Kindle 2 announced: $359 on February 24
Kindle 2 first hands-on! (updated with video and impressions)

* 拿在手上的感觉非常之好;背后的金属背壳触感不差,同时 Kindle 2 不但轻巧,拿起来也相当舒服。
* 键盘按键来说,相当的好用。不过五项游戏杆感觉可以更好,甚至其实改用 d-pad 都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其反应、操作上舒适度来说,都算是水平之上,通过它能够让浏览更容易,同时用平常习惯的方式来浏览网页。
* 改善过的弹出式字典功能(当使用者浏览过文字的时候,有疑惑的字义就会在屏幕下方显示),可以说是一大加分;这过去很难用的功能,现在确实有很大的改善。不过加批注却没啥进步,不但慢,也还是一样费力。
* 机械音还是不如娃娃音,读读食谱、报纸还算可以,但是一旦要这样把一本书听完,恐怕不是啥太享受的事情。
* 换页的速度可以说是大大的改善;从文件页面间换来换去,只能说是就是一个快。
* 尺寸的缩减可以说是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屏幕略为缩小,但是用厚度来换,还算是相当值得。另外按键的配置也是一大进步,现在不容易出现误触造成换页的状况。
* 主站没有提及是否可以通过 WiFi 连接网络来下载书本、浏览网页等信息,看来还是个残念!(希望有啊!)

以下为两则影片动手玩!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亚马逊Kindle电子书上市即售空

返回主頁 作者:Skyangeles

亚马逊Kindle电子书上市即售空

本周一,全球第一大网络书店亚马逊公司推出了号称可以“改变人类阅读方式”的电子书产品“Kindle”。截至目前,这款售价399美元的电子书已经售空,要到11月29日才会恢复供货。

Kindle的外观有些古怪,但亚马逊却表示这是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重290g左右,三围19x13.5x1.8cm,持握感就如同一本真正的书,正面左右都有面积很大的翻页按键。它使用6英寸电子墨水技术显示屏, 观感如同真正的印刷书籍,分辨率600x800,167ppi

,可支持4级灰度。内部存储空间可容纳200本书,支持SD卡扩展,预装牛津新美语词典。由 于电子墨水技术只有在显示内容转换时才耗费电能,Kindle的续航能力很强。即使一直开启无线网络功能也仅需要2天充电一次,如果关闭无线,续航能力可 以超过1周,充电时间在2小时左右。

相比硬件配置,我们认为Kindle的网络服务功能更加吸引人。亚马逊的“Whispernet”使用CDMA EV-DO网络,可以登录Kindle书店购买图书,订阅报纸杂志甚至博客,并查阅Wikipedia网络百科。这一网络服务是完全免费的,没有任何月租或数据流量费用。如果用户出国或

到了一些没有EV-DO网络的地方,还可以使用PC下载书籍并通过USB传输至Kindle。

目前Kindle网络商店有超过9万本书籍,最新畅销书和长篇大作的售价为9.99美元,经典书籍价格则仅有1.99美元起,在线购买后1分钟之内 就能下载到Kindle阅读,支持免费预览第一章。订阅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周刊、福布斯在内的报刊杂志,报纸订阅价格为5.99 到14.99美元每月,杂志为1.25到3.49美元每月。另外,Kindle还可以0.99美元/月的价格订阅超过300个著名博客。所有报刊杂志和博 客都会在发布后自动下载,并提供两周的免费

预览。

Kindle存储了用户已购买的所有书籍报刊,在为腾出空间删除后或设备损坏,用户都可以随时重新下载。Kindle支持Word、HTML、 TXT、JPEG、GIF、PNG和BMP格式浏览,除了通过USB传输外,还可以通过Email发送至Kindle个人专用邮箱进行下载,但每封需要收 费0.1美元。

就像iPod和iTunes网络商店结合带来的极大成功一样,Kindle不仅仅是一款电子书阅读器,它的无线网络书店功能才是真正的杀手锏。从发布几天的销售来看,亚马逊的这次创举已经获得了初期的成功。或许这一次,阅读的革命真的要到来了。

官方视频演示下载(mov格式,146MB)

亚马逊Kindle电子书上市即售空

亚马逊Kindle电子书上市即售空

亚马逊Kindle电子书上市即售空


亚马逊Kindle电子书上市即售空

返回主頁

美國電子書異軍崛起 點燃台灣數位產業百億商機

返回主頁

作者: 第五分項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產業發展與推動計畫 資策會數教所 郭慧中

自從Amazon(亞馬遜網路書局)於2007年聖誕節前推出Kindle閱讀器創造空前話題,並帶動50萬台銷售風潮,緊接著20093Sony 司正式宣布與Google公司合作,提供超過50萬本不受版權保護的書籍。美國電信AT&T也與硬體業者Plastic Logic合作推出電子書閱讀器,下載圖書業者Barnes & Noble提供的內容;而歐洲市佔率第一電子書廠商iRex已佈局台灣,將推出更大螢幕尺寸,進攻亞洲市場。

今年不分東西方國家,無論是出版業或電子、電信業龍頭皆紛紛搶進此新興市場(1),期望電子書閱讀器能像音樂市場的 Apple iPod一樣,整合硬體與數位內容,創造新藍海策略。而此波全球風潮的市場大戰,對台灣科技產業與數位產業將造成哪些衝擊呢? 而台灣的機會點和威脅又有哪些呢?

首先,從美國電子書銷售量觀察,2008年快速成長到1,680萬美元(1),而從全球電子書閱讀器銷售量預估到2012將可達1,830萬台( 2)。再從電子紙(e-paper)來觀察,據市調機構DisplayBank報告指出,電子紙市場在2008年達7,000萬美元,預期在2015年將 躍升至21億美元(成長30),在應用領域中,仍以電子書市場為最大宗,約佔50%。而電子紙關鍵技術主要掌握在美國E InkSiPixBridgestone等公司,而台灣元太科技原本就是AmazonSony電子書閱讀器的螢幕面板供應商,今年元太以耗資 2.15億美元併購E Ink,將因此躍升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書面板廠商。而台灣友達友達也不甘示弱,也在今年投資3,000萬美元,取得美國SiPix31.58%的股權,整 合電子紙的上游材料,正式進軍量產電子書與電子標籤。因此,全球電子紙應用以及電子書市場興起,足以牽動台灣科技產業另一波經濟狂潮。

根據行政院推估,國內電子書產業鏈(3)將從去年的120億元年產值成長到2013年將有1000億元,並繼續發展多 元之成熟商品,不僅限於電子書閱讀器,還包括電子看板、電子標籤、電子票卡等。而電子書閱讀器會積極整合更多應用,可支援彩色影像、動態內容等規格,而有 多點觸控、上網功能和手寫功能將是下一波產品主流。

然而,直至2009年上半年,台灣雖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書製造供應商,卻沒有完整成熟的電子書產業生態,也尚未推出自有品 牌的商品。有鑑於此,2009年行政院啟動經濟部、教育部及新聞局共同擬訂電子書產業行動方案,研議優先從教科書和圖書館電子化著手,新聞局將提出「點火 計畫」,補助出版業者發展電子書;經濟部工業局和技術處也會針對數位內容廠商提供研發經費補助;教育部會朝向鼓勵中小學多用電子書閱讀、書包減重,優先將 教科書電子化。

目前在產業界,遠傳為亞洲電信業第一家投入的業者,與誠品書店、三立電視台於7月宣布策略合作,期望建立電子書整合平 台,從最上游的作家、出版社(如天下與城邦出版社)、並與電子書閱讀器的面板業者如元太、友達、台達電;組裝業者如英華達、華碩、鴻海、廣達、佳世達、振 曜等,預定推出自有品牌,期望進軍大陸、新加坡、香港與北美等華人市場。其它還有三家投入電子書交易平台經營,如遠流出版已建置完成的Koobe、義美集 團的Taiwan News,加上BOOK11七月也正式啟動,有近萬本數位典藏文學作品及有價知識內容,提供給不同電子書閱讀器下載。其他包括城邦、宏碁、網祿科技等對電 子書躍躍欲試。

根據以上全球電子書產業發展初步探討發現,台灣已掌握電子書製造關鍵技術且具有全球競爭力,加上在不論是文學、音樂、動 畫創作等多元豐富數位內容皆為華文地區領導者,以上都是台灣主導此新藍海市場的優勢。但是,目前各品牌電子書閱讀器商品功能差異大,數位內容格式與DRM 也多為封閉性,缺乏跨平台和跨載具應用,而且中國大陸也大力推動華文數位內容產業和制定自有標準規範,此時,必須以國家政策推動,積極與兩岸三地(大陸、 香港、新加坡等)等華文地區共同協定電子書內容規格,且建立完善智財權保護機制,加速催生國際化之華文數位閱讀與學習平台,台灣才能從科技硬體製造王國, 轉型為以科技加值知識經濟的國家!

返回主頁

Amazon Kindle DX將成為報社與雜誌的救星?

返回主頁
Author: Stupid77

可能已經很多人看到這篇報導了,這是在《紐約時報》本月三日所刊載,關於Amazon最快將在本週推出大尺寸9.7吋Kindle DX電子書閱讀器的小道消息(原文在此),一開頭就提到,ipod讓音樂產業不再面對虧損,而Kindle給了這些四面楚歌的圖書出版業者重燃了樂觀的希望…

更進一步的,報導中提到即將上市的大尺寸Kindle DX電子書閱讀器,將是鎖定目前受數位化洪流以及經濟大衰退雙重衝擊的報紙以及雜誌,已知已經有幾家知名的廠商(諸如:Plastic Logic)將於明年推出相類似產品,而似乎Amazon有意搶先讓旗下Kindle的系列產品(Kindle DX)先行推出…

當然,面對這個紐約時報所獲得的小道消息,Amazon拒絕給予任何的評論,但卻已經在報業以及雜誌業者當中興起一場波瀾,他們多數認為 Kindle以及其他製造商所推出的這類閱讀器是難以抗拒的誘惑,因為結合這個閱讀器,他們可以更從容的應對整個產業面臨網路化、數位化的潮流…

為什麼報紙以及雜誌適合這種電子化的操作呢?這其實跟「內容」的屬性有極大的關係,因為面臨這種圖書數位化、電子化的時刻,出版社乃至於每一個讀者 很自然二分法的選邊站,由其一開始當他們手足無措之時,他們只是很自然的想到電子書以及紙本書的好處與壞處,慢慢的人們才進一步思考,一些不需要珍藏、八 卦娛樂性、有時效性的圖書,或許可以改閱讀電子書,因為這大大的降低了滿足他們閱讀時所花費的成本…

正巧,除了所謂我們所熟知的租書店的漫畫以及小說(租書店可說是種傳統的「電子化」形式)之外,報紙以及雜誌也具備了消費者能夠接受電子書閱讀形式 的特性,大多數的人們並沒有保存報紙以及雜誌的習慣,因為這些大量的紙張,每天、每週或者每月定期送到,同時一般人鮮少去翻閱過期的報紙,更不說這一大堆 紙張堆放在家裡還佔據了不小的空間…

這是我們看待報紙以及雜誌能夠順利電子化的出路發展,何況出版報紙以及雜誌的業者還將因此而節省了大量的印刷以及配送成本,真正顛覆了這兩個產業的行業特性…

然而,以目前我們所看到的產品技術來觀察,不管是Amazon Kindle或者是Plastic Logic或者還有其他家所將demo的閱讀器樣品,似乎還嫌太早了一點,尤其是當我們從出版業者的觀點轉換到讀者的觀點之時…

至少在目前這個時刻,或許讀者面對即將上市的閱讀器,不會如同出版者那麼的興奮,首先可以想像這個大尺寸的Kindle DX閱讀器將比目前一台USD 359的kindle 2貴上許多,也很可能比Notebook還貴,而這個價格超越了消費者的心理價格線…

再者,讀者的需求還沒有獲到滿足,報紙與雜誌是可以輕易摺疊的,而且因為成本低所以讀者不會很小心翼翼的對待它,然而,帶一個無法摺疊 (foldable)的昂貴閱讀器在身上,隨處閱讀,或許只剩下炫耀的目的,甚至對於一些深度閱讀的讀者來說,這還少了一個「剪報收藏」的樂趣…

更不用說目前的色彩問題了,尤其是一些娛樂八卦性的新聞版塊,或者是色彩豐富的雜誌,目前以黑白灰階為主的閱讀顯示器,絕對吸引不了這些讀者的興趣…

這不僅止於技術上的問題,還包含了量產後良率的問題,以及規模量產之後成本控制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在未來一定能夠獲得妥善解決,而對於消費者的教 育,以及協助他們快速的轉換使用Kindle這類的電子書閱讀器來閱讀,畢竟閱讀紙本書的習慣,這是人類幾千年來所培養出來的,而這才是出版者真正的考 驗…

儘管如此,我仍相信,Amazon Kindle DX或其他的廠商有很高的機會成為報社與雜誌的救星,這是數位大趨勢洪流,任何人都被潮流推著前進,只是時間的問題…

返回主頁

Data Mining 和 Amazon : AmazonMP3.com 能脫穎而出嗎?

返回主頁 Posted by Saturday
Amazon 在今天終於讓許多人期待已久的線上音樂商店正式上線了,名為 AmazonMP3 自此 Amazon 正式加入販賣數位音樂的大戰,與 Apple iTunes 構成直接的競爭,根據 Amazon 官方的說法,他們的音樂商店提供了超過兩百萬首歌,其中飽含超過十八萬個歌手和兩萬個唱片公司的歌曲。亞馬遜推出這個音樂商店,實際上已經是算是相當晚進 入市場,亞馬遜這個音樂商店所主打的,是他們對於 DRM (Digital Right Management) 的處理方式較為寬容,從亞馬遜下載的音樂,可以在幾乎市面上所有的播放器播放,包括蘋果公司的 iPod 微軟的 Zune,而且使用者可以無限量地把購買的音樂複製到自己的所有數位裝置之上,不受次數的限制。這與處處限制使用者的 iTunes 相當不同,iTunes 買下來的音樂常常只能在 iPod 上面播放,買下來的影片也有授權次數的限制,DRM 實行地相當徹底,但相信這樣的做法讓許多使用者相當地不舒服。AmazonMP3 上面的音樂,價格和 iTunes 幾乎一樣 (一首美金 0.89 cents 或是 0.99 cents),有些甚至比較便宜,加上對於 DRM 比較寬鬆的處理方式,比起 iTunes 似乎比較吸引使用者,但是亞馬遜這一家從九零年代末期網路泡沫中少數生存下來的網路公司,實際上還有一項強大的武器。

當時網路泡沫化時,有無數的網路公司的倒閉,在 1994 就成立的亞馬遜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除了多年來不斷地燒大錢撐下去之外,其背後所使用的資訊科技也絕對是一大功臣,如果你常常在亞馬遜購物,你對於每個產品頁面都會出現的推銷語言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 一定不陌生,亞馬遜在每一個產品頁面列出其他顧客也同時購買了哪些其它的產品,並且也另外列出與該產品相關的其他產品 (Related Items)。另外每次使用者造訪 Amazon 時,都會看到首頁有許多 Amazon 的產品,這些推銷手法背後的技術,就是我們在資訊科技中常常聽到的 Data Mining (中文稱做資料探勘或是資料挖掘),而 Amazon 推薦使用者產品的方式,是透過 Data Mining 之中尋找 Association Rule 這個經典的問題。

Mining Association Rule 這個問題相當容易理解,主要目的是從顧客的購買行為中,找出固定的模式和相關性,進而可以應用這些模式和相關性去提供更好的銷售方式,舉個簡單的例子來 說,如果你經營一家雜貨店,發現常常顧客買牙刷的時候,也會同時拿幾條牙膏,那麼你就是找出了一個商品銷售的 association rule。做為一個雜貨店的老闆,你之後就應該把牙刷和牙膏放在相近的架子上,或是將牙刷和牙膏 bundle 在一起促銷,讓使用者方便購買,也提升銷量。這個問題搬到電腦科學的領域之中,就需要我們去發展演算法來找出好的答案,大家可以想像現在在亞馬遜上面購物 的人有千千萬萬,留下無數的購買資料和購買行為已經不是用肉眼或是人力就可以處理和分辨的,且有些產品的關連性是隱含難見的,因此如何透過電腦來分析就變 得異常重要。

Amazon 不僅僅是最早期在網路上賣東西的公司,同時也是大膽地在網路上採用這種分析技術的公司。時至今日,Data Mining 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而且對於 Data Mining 或是人工智慧稍微了解的讀者的應該了解,你取得的資料越多,分析出來的結果越是可靠。所以你應該可以發現,Amazon 推薦給你的東西其實真的會引起你的興趣,這些都是 Data Mining 的功勞。這樣的技術,也是亞馬遜開音樂商店相當大的一個賣點,畢竟亞馬遜已經掌握了這麼多的使用者資料和購買行為,根據個人來推薦使用者會感興趣的音樂絕 非難事。

不過,Amazon 雖然有著相當強的 data mining 技術,但是回到商業和市場的現實來看,現在線上音樂商店的市場已經幾乎飽和,類似的服務相當多,Amazon 拖到現在才推出自己的音樂商店,是一個相當遲來的市場後進者,另一方面,iTunes 的成功不僅僅是來自虛擬的音樂商店,而是靠著結合 iPod 創造出嶄新的 business model 來提供使用者新的使用者經驗。很遺憾 Amazon 並沒有自己的音樂播放器,相信 Amazon 難以威脅到 iTunes 或是輕易從線上音樂市場分到一塊大餅。開了這個音樂商店,只是讓亞馬遜又更往網路上的 Walmart 邁進。

返回主頁

挑戰人們的閱讀習慣:Amazon 推出電子書閱讀器 Kindle

返回主頁

kindleAmazon 今天終於推出了令人期待已久的電子書閱讀器 Kindle, 一個要價 399 美元.對於 Amazon 而言,這絕對是歷史性的一刻,畢竟一直以來只是專心於賣書的 Amazon,現在自己做起了實體的閱讀器,想要直接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開拓出一個嶄新的市場.Amazon 不是第一個接下這個重大挑戰的廠商,在 Amazon 之前,已經有不少的電子書閱讀器在市場上推出,例如 iRex Technologies 的 Iliad 還有 Sony 的 PRS-505系列,不過表現都差強人意,這些產品始終沒有造成電子閱讀的風潮和徹底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那麼這一次 Amazon 推出自己的閱讀器,優勢又在什麼地方?

要人們去改變根深蒂固的閱讀習慣,顯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雖然許多書籍的數位檔案早 就已經充斥在網路上面,但是人們還是喜歡到書店去,觸摸著紙本書的纖細質感,或是在咖啡店中,手中握著實在的書本,感受著週遭的氣息.相較起來,盯著冷冰 冰的液晶螢幕來讀書,似乎就是少了點什麼.有的人說,Amazon 是想要打造圖書閱讀的 iPod,希望能夠結合自身龐大的電子書籍資料庫和自家推出的閱讀器,發展出類似 Apple 那一種藉由 iTunes + iPod 虛擬加實體的線上音樂販售模式,來創造出新的獲利模式,甚至進而帶動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這似乎是 Amazon 尋求新的獲利模式的一條必經之路,而 Kindle 也的確發展出了很多與 Amazon 線上書店緊密結合的功能,例如 Kindle 有自己內建的無線上網功能,能夠直接到 Amazon 下載電子書,不用像 iPod 那樣要透過電腦才能夠更新音樂.除此之外,Kindle 不單單能夠閱讀 Amazon 買下來的電子書而已.Amazon 還同時結合訂閱報紙和雜誌的功能,讓使用者也可以付費訂閱各大報和雜誌的電子版本,隨時下載到 Kindle 上面來閱讀.另外 Amazon 甚至還跟 blogger 們合作,提供一些 blog 的即時文章,使用者的訂閱費用就由 Amazon 跟 blogger 拆帳.

我們可以看到亞馬遜想要改變的,不只是把一本本厚重的書本變成毫無重量的電子版本而已,Amazon 還希望使用者的所有資訊來源,都能集中到 Kindle 這個電子閱讀器上面.Amazon 也打出了低價策略,現在一本電子書只賣 9.99 美金,報紙和雜誌的訂閱費用也相當低廉.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現在 Kindle 只有黑白兩色,所以 Amazon 暫時沒有把那些色彩豐富的電子書納入 Kindle 的版圖之內.因此目前只有九萬本書可供使用者挑選.相信這個數字會逐漸增加,而要是市場反應好的話,我相信 Amazon 會趕緊推出彩色的版本 (或是他們已經在規劃了?).不過美金 399 元,還真的是小貴了點.

而很多人可能忽略的是,Kindle 不止可以看書,它還可以播放 MP3 音樂.恩,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了不起,現在汽車音響都可以撥放 MP3,什麼裝置幾乎都可以撥放 MP3,有什麼特別的?不過各位讀者要是記得的話,Amazon 在今年九月時推出了自己的線上音樂商店,名為 AmazonMP3, 當時我指出 Amazon 沒有自己一個造成流行的 MP3 player,所以難以撼動 iTunes + iPod 的地位.現在 Amazon 會不會藉著 Kindle 和 AmazonMP3 的整合來想辦法瓜分 Apple 的市場,倒是相當值得我們去注意.目前 Kindle 的重點還是放在電子書,而且 Amazon 得好好考慮 Kindle 的定位是什麼.是單純的圖書,還是圖書加上音樂?甚至是圖書加音樂加上網?這都是 Amazon 要審慎思考的.不過看到 Kindle 都已經可以撥放音樂了,好像不整合一下,也說不太過去.至少我建議亞馬遜可以開一個讀書音樂商店,挑選適合在讀書時聆聽的音樂,與電子書一併銷售,想辦法 創造更好的閱讀經驗.

可以想見,這樣的一個閱讀器,行動商務人士會是一個潛在的族群,至於一般使用者的接受度如何?其實我並沒有非常地樂觀,畢竟 Amazon 想要挑戰的是閱讀習慣以及閱讀的舒適感.對我個人來說,每一本書都是獨一無二的,一本書的封面、質感、印刷和立體感都是電子書無可取代的.美國的媒體大亨梅鐸 (Murdoch) 認為,以後一個家庭在吃早餐時搶看一份報紙的情況將會不復見.我不這麼認為,也許應該說,我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發生.當我的面前擺放著一份油墨印刷的報紙和 一個電腦螢幕時.我會選擇拿起那一份被郵差丟在門口的早報,看完之後,去把手上的油墨洗一洗,再準備出門.

返回主頁

砸逾13億政院催生台灣亞馬遜

工商時報 2009-07-11
【呂雪彗/台北報導】

 行政院將點火電子書的數位出版產業,初步擬投入至少13.25億元協助推動電子書計畫,至2013年數位出版產業產值達1,000億元,輔導推動2-3家仿亞馬遜的大型華文電子書內容營運交易平台,全力搶攻華文市場。

 目前國內資訊業、ICT設備製造業、出版業及電信業者百家爭鳴,有意成立大型交易中心平台,必要時國發基金將挹注投資。此外,行動計畫將使電子閱讀器全球市佔率5年後達80%。

 行政院昨天召集經濟部、教育部及新聞局研商數位出版產業發展策略及行動計畫,基於全球華文化熱潮,電子紙關鍵技術已明顯提升,數位閱讀相關資訊技術發展迅速,政府決大力發展數位出版產業。

 政府將推動提升產業全球競爭力、擴大華文數位出版利基、促進優質數位閱讀社會等三大策略推動電子書發展。

 工業局提出5年行動計畫,將由經濟部、文建會、經建會、新聞局及教育部等各部會分工,在2013年使數位出版產業海內外產值達1,000億元;推動催生2至3家大型華文電子書內容交易中心;推動10項閱讀創新應用;推動電子書閱讀器國產化比率達80%。

 同時5年推動10萬本華文電子書進入市場,第一年民國99年先以1萬本為目標;推動數位出版產業投資額達100億元;創造100萬的數位閱讀人口;至少100個(約10%)學校導入電子書應用,使電子與實體書(EP)同步;推動5萬個偏鄉閱讀人口。

 兩岸電子書標準格式不一,大陸民間採用國際標準,與台灣相同,但大陸官方書籍自成一格系統,對出版業管制比我嚴格,政府已組團派員赴大陸,與大陸相關單位洽商訂定共通電子書中文碼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藉此推動兩岸合作,以搶進大陸數億華文市場。

 未來經濟部將以科專計畫及新產品主導計畫,補助出版業者進行數位出版的技術開發,遠流已獲准補助1,000萬元,進行數位出版、轉檔、閱 讀人口下載等技術開發,但大型銷售營運交易平台將由國發基金挹注,未來由市場機制形成2至3家,平台則是跨國際或跨產業整合,政府不介入,但與亞馬遜不 同,屬開放式圖書平台。

 由於電子書流通,涉及電子版權授權推動,政院將儘速完成文創法立法,同時也要擴大教育部原電子書包教學實驗計畫,創造偏鄉數位機會,以加速擴大電子書需求市場。

返回主頁

網路零售龍頭亞馬遜發表新版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2

返回主頁

二月 11, 2009 作者: 艾力克斯

網路零售龍頭亞馬遜發表新版電子書閱讀器 Kindle 2
在數位內容產業鏈裡,這是屬於瀏覽器的部分,以 Apple 的 iPhone 和 iPod 因軟體硬體結合數位內容而縱橫天下的狀況來看,亞馬遜依靠自身的瀏覽器在數位內容產業也具備一定優勢。
數位內容產業鏈範例圖請參考 數位內容出版集團資訊子公司總經理應徵營運計劃書

想要購買 Kindle 2 請點:
Kindle 2: Amazon's New Wireless Reading Device (Latest Generation)

亞馬遜新電子書 更大更薄會朗讀
‧聯合新聞網 2009/02/10

網路購物業龍頭亞馬遜公司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9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推出第二代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2.0,並主打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獨家發表的新作。

亞馬遜2007年推出,每部售價359美元(台幣1萬2,000元)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已連續兩年在年底購物季賣到缺貨,下訂單要等兩三 個月後才能拿到貨。市場人士說,現在該是亞馬遜推出新版Kindle的時機,因為Kindle自去年11月底就缺貨。Kindle於2007年問世時,賣 不到6小時就缺貨,去年10月獲電視名嘴歐普拉推薦後,銷路更好。

尺寸和平裝書一般大的Kindle可將書籍和報紙下載到高解析螢幕上,螢幕顯示仿照印刷書籍為白底黑字。使用者可下載大部分暢銷書,目前約有23萬 本書可供下載,每本書下載費為9.99美元(台幣330元)。亞馬遜說,Kindle用戶平均每買一本實體書,就會買1.6本電子書。

第二代Kindle較長、較薄,約0.4吋,有鍵盤,按鍵設計較不會造成意外翻頁,四個角比第一代圓滑,以遙控器取代舊版的捲軸,並可發聲朗讀內文,記憶容量從200本增到1,500本書,售價維持原來的359美元,預定本月24日問世。

亞馬遜對Kindle銷售量保密到家,只說市場需求超出預期。花旗集團分析師麥哈尼估計,Kindle今年可為亞馬遜貢獻12億美元營收,約占亞馬遜營業額的4%。

分析師說,以亞馬遜的管理效率,不可能因庫存不足缺貨,應是營造供不應求氣氛的宣傳策略。

日本新力公司也有電子書閱讀器,售價299美元,Google也成為Kindle競爭者,Google上周宣布,「Google圖書搜尋」(Google Book Search)供手機下載逾150萬冊書。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外電報導】

亞馬遜Kindle2 月底出貨
升級售價不變 力圖對抗SONY Google搶食
2009年02月11日蘋果日報

【邱柏達╱綜合外電報導】網路零售龍頭亞馬遜(Amazon.com)周一發表新版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2,為2007年上市來首度升級,記憶體容量擴增7倍,處理速度及畫質均大幅提升,售價則維持359美元(1萬2194元台幣)不變,預定於2月24日出 貨,同時預告電子書服務不久將增加手機可閱讀的版本。

推陳出新
亞馬遜周一發表的新版Kindle 2電子書閱讀器,除了增加有聲閱讀功能外,處理速度亦大幅提升,記憶體容量更大增7倍為2GB,續電力亦增至2周,亞馬遜在記者會上同時宣布,新版Kindle定於2月24日出貨,售價維持359美元不變。
市場認為,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意圖靠新版Kindle 2在電子書與電子報紙市場奪取市佔率絕對優勢,以對抗新市場競爭者如新力(SONY)及Google加入推出類似功能分食市場大餅。

估挹注營收407億
Cowen & Co.分析師法蘭德說:「亞馬遜推出新版Kindle 2電子書閱讀器的意義不單只是在銷售業績表現上,重點是若亞馬遜無法不主動推陳出新,恐將喪失其在數位電子市場的支配地位,是亞馬遜重要的收入來源。」

花旗(citi)分析師馬哈尼說:「亞馬遜新產品Kindle 2明年的營收效益估為12億美元(407.6億元台幣),佔整體營收4%。」

除銷售電子書閱讀器外,網路下載電子書每本需付費9.99美元(339元台幣)為亞馬遜另外收入來源,Collins Stewart LLC分析師阿加瓦爾:「明年亞馬遜靠著Kindle2機體銷售,加上網路付費下載電子書,總共可增加14億美元(475.54億元台幣)收益。」
放大圖片

台灣無軟體支援
2007年亞馬遜推出第1代Kindle時,上市不到6小時便銷售一空。去年脫口秀名嘴歐普拉(Oprah Winfrey)曾在其節目上公開大讚:「Kinde電子書閱讀器是我最愛的新玩意。」名人加持再度造成市場供不應求的銷售熱潮,去年11月時消費者若下 定Kindle則必須等待3個月才會到貨。
亞馬遜產品管理總監曼尼(Jay Marine)信心滿滿的表示:「這回新版Kindle 2鋪貨量較上回增加了許多,亞馬遜有信心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原先在定貨等待名單上的消費著,也將直接升級至價格不變的新版Kindle 2。」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分析師安馬士則說:「電子書閱讀器將成為學校和教育圖書出版商的重要工具,至2012年於校園中可望銷售逾100萬台Kindle 2。」

亞馬遜網站已開放預購Kindle 2,但台灣因下載軟體無法支援,既使自行由美國帶回硬體也無法使用。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台灣企業押寶電子書閱讀器 搶佔市場先機

返回主頁
2009-10-22 09:21:46 來源: 東莞日報
  友達光電、奇美光電、臺達機電等加大投資,日韓企業虎視眈眈

CFP 圖

  亞馬遜公司上周推出了具有無線下載功能的國際版Kindle,該產品將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售。電子書閱讀器市場的日漸興起也給台灣廠商帶來了新的機遇。

  “12月份將完成對美國EInkCorp.的收購,未來也將加大電子書閱讀市場的開拓。”元太科技相關人士向記者作如上表示。除此之外,包括生 產液晶面板的友達光電、奇美光電和臺達機電紛紛加大投資,希望在電子書閱讀器供應鏈中取得一席之地,並在市場上持續保有領先優勢。

  搶佔市場先機

  根據研究機構In-Stat的數據,預計到2013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的發貨量將達到2860萬部,較2008年的92.4萬部增長約30倍。據市場調研機構預計,今年電子書閱讀器顯示屏市場的收入有望達到3億美元。

  元太科技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紙生產商,市場佔有率超過90%,主要向亞馬遜公司和索尼公司供應電子書閱讀器元件。受益於電子書閱讀器的普及,元太科技的股價近期已上漲兩倍多,至新台幣54.00元。

  10月1日,元太科技與奇美電子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未來將出貨電子書閱讀器顯示器給奇美,讓奇美在方興未艾的閱讀器市場取得一席之地。

  對此,有分析師指出,該交易不僅能使奇美電子在新興的電子紙市場取得一定的佔有率,同時也完善了該公司的產品線,提升了整體產能的分配效率。

  作為中國台灣最大的面板生產商,友達光電也開始涉入電子書閱讀器市場。今年3月份,友達光電通過3000萬美元收購電子紙生產商 SiPixImagingInc.約31.6%股權,加快了進軍電子書閱讀器市場的步伐。友達光電媒體聯絡部負責人蕭雅文表示,公司對電子紙顯示器的前景 非常看好。公司從8月份已開始銷售6英寸和9英寸的電子書顯示器了。

  此外,知名PC製造商宏碁此前也曾高調進駐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其創始人施振榮曾對媒體表示,鋻於全球PC產業增速已呈放緩趨勢,今後5年內,宏 碁將逐步進入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同亞馬遜爭搶市場。施振榮認為,目前電子書閱讀器市場遠未飽和,台灣PC製造商必須在電子書閱讀器市場格局未定型之前參與 其中,搶佔先機。

  掌握了核心技術

  根據NextGen研究公司發佈的最新報告,從2008年到2013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將保持124%的年複合增長率,並將在2013年底突破25億美元規模。

  據記者了解,除了中國台灣的廠商,韓國和日本的公司也盯上了電子書閱讀器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對此,台北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任康益智表示,台灣 掌握電子紙、LCD屏幕、半導體等關鍵零組件,未來電子書閱讀器的硬體製造是臺商的機會。不過,銷售方面則勢必要結合大陸市場,臺商才能在電子書的市場爭 奪中有勝出機會。

  康益智表示,目前台灣廠商正迅速佔領部分電子書閱讀器組件供應鏈。元太科技、友達光電和臺達機電均掌握了電子紙生產的核心技術。

   電子書閱讀器

  用來顯示數字內容,如電子圖書﹑電子報紙和電子文件的裝置。電子書閱讀器可以作為專用的獨立裝置來購買,也可以作為計算機或智慧手機的應用程序 下載。獨立的電子書閱讀器通常可以無線連接來下載內容,並進行其他基於Web的任務。熱門專業電子書閱讀器包括亞馬遜的 Kindle和索尼閱讀器。

  華爾街日報:台灣電子書閱讀器廠商具優勢

  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刊文稱,隨著電子書閱讀器市場迅猛增長,主要電子部件廠商將從中受益,尤其是中國台灣廠商。

  分析師稱,中國台灣在家電產品方面的悠久歷史、極具攻擊力的低價戰略及與中國大陸的密切關係使之比日本和韓國廠商更具競爭優勢。

  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新興顯示技術主管詹妮弗·克萊格洛夫(JenniferColegrove)說:“中國台灣不久將成為全球電子圖書閱讀器的最強大供應鏈。但從長遠看,我們預計其他電子紙顯示技術也會在電子書閱讀器市場佔一席之地。”

  儘管電子圖書閱讀器可以儲存多達3500本圖書,但仍處於發展初級階段,該市場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據市場分析機構In-Stat稱,預計2013年全球電子圖書閱讀器銷量將增長至2860萬部,是2008年92.4萬部銷量的30倍。(編輯 張穎)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電子書閱讀器的發展有利於台灣企業

返回主頁

隨著亞馬遜的Kindle以及索尼的Reader等電子書閱讀器持續熱賣之下,使用在電子書閱讀器的顯示器電子墨水技術E-ink,將使得台灣元太科技獲得最大利益。此外,掌控電子紙張關鍵技術的友達以及台達電未來也將受惠!


台灣長期以來電子產品的製造能力上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其在製造流程壓低成本的競爭力上,加上近年來依賴中國大陸生產基地的策略運用上都高於日本與韓國同業。

研 究機構DisplaySearch認為不久的將來,台灣將擁有全球最完整的電子書顯示器供應鏈,短期內電子書閱讀器將給台灣企業挹注相當大的產值。可是長 期來看,未來其他電子紙顯示技術也將開始進入電子書閱讀器市場,這將為台灣帶來挑戰。畢竟,電子紙成本佔電子書閱讀器生產成本高達一半以上。

表一、預估全球電子書閱讀器市場情況(單位:千台)

Source : In-Stat,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年10月

根 據統計,元太科技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紙生產製造商,市場佔有率超過90%以上。目前主要的電子書閱讀器都是使用E-ink技術,無論是亞馬遜的 Kindle、索尼的Reader、iRex的產品、甚至Barnes & Noble也預計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都是採用這項技術。

元太為了掌握關鍵技術,計劃在2009年12月份完成對美國E-Ink公司的收購。畢竟,E-Ink公司不僅擁有目前灰階電子紙顯示器之技術,且持續開發彩色電子紙的關鍵技術也密集在進行中。

此外,元太為了增加產能與競爭力,在2009年10月1日與奇美電子簽署一份備忘錄。元太希望藉由奇美製造能力提升電子紙顯示器的產能與降低成本。

另外,友達光電於2009年3月份以3千萬美元收購電子紙生產商SiPix Imaging公司約31.6%股權,為了加緊腳步生產電子書閱讀器所需要的電子紙顯示器,從2009年8月份已經開始銷售6吋與9吋的電子紙顯示器。

台 達電將於2010年第二季推出電子書顯示器。其電子紙技術是採用Bridgestone的快速反應液態粉狀顯示器QR-LPD(Quick Response Liquid Powder Display)。由於Bridgestone是日商,當然也希望藉助台灣廠商壓低成本能力,強化競爭優勢。

除了台灣廠商之外,韓國樂金顯示器也盯上電子書閱讀器的市場能量,這自然會對台灣產業形成競爭壓力。 來源:STPI 報導

返回主頁

電子書閱讀器奏功 亞馬遜Q3獲利成長69%

來源:Sina
網路書店亞馬遜今年第三季獲利大增百分之69,它所經營的所有商品線銷售全面成長,其中又以電子書閱讀器Kindle表現特別亮眼。

  今年七到九月,亞馬遜營收成長百分之28,其中北美地區銷售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23,北美以外的海外營業額,同步成長,以商品種類來分,電子 產品的銷售額增加百分之44,七到九月,亞馬遜賺進一億九千九百萬美元,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在銷售數量以及金額上,都是亞馬遜網路商店的銷售冠軍。

  對于送禮旺季的第四季,亞馬遜預估營收將大幅擴大。

返回主頁

Amazon 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

返回主頁

amazon Kindle
Amazon Kindle 是这几天最热的东西(新闻周刊的封面宣传),虽然并没有太多赞美之声,但目前 Kindle 已经销售一空,要到11月29日才会恢复供货(或许也是一种策略)。Kindle 设计来自 Robert Brunner ,Robert Brunner 在1989到1996早期担任 Apple 的工业设计主管,而后是 Pentagram 的合伙人,现在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 Ammunition好像是去年)。Robert Brunner 说 Kindle 将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如同 iPod 改变人们听音乐一样。

电子书阅读器其他厂商也有很多在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 Sony Reader。Amazon 是全球第一大网络书店,Kindle 竞争力除了丰富的资源外,主要特点还有它的网络支持功能,即 Amazon 和 Sprint 合作的 CDMA EV-DO 无线网络,不像 Wi-Fi 需要外界网点支持,你可以随时随地通过 Kindle 登录网络,购买图书,订阅报纸杂志(还包括 blog )等,最重要的是你不需要为这些网络流量付费。目前 Amazon 提供逾9万种电子书供用户下载,大多数的电子书售价为9.99美元,而且还可以订阅报纸杂志,诸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周刊、福布斯 等,订阅价格为5.99到14.99美元每月,杂志为1.25到3.49美元每月,甚至还可以订阅 blog,但是需要付费的,每月0.99美元。

Kindle 的尺寸为 7.5″ x 5.3″ x 0.7″(19×13.5×1.8cm ),重量10.3 ounces( 290g ),6英寸的四级灰度屏幕,分辨率600 x 800 pixel 167 ppi,Kindle 的屏幕使用了叫作 electronic paper 的技术,使阅读如同纸张一般。开启无线网络2天一充,关闭网络电池可续航一周。Kindle 有一个 QWERTY 键盘,让输入功能变得方便。人机设计的外形和按键的排布,让人如同拿一本书一样,人们在长时间的阅读总不断的变换姿势,两侧都有长条的翻页按键,不仅方便 不同姿势下的阅读,对于左右手习惯也可照顾到。更详细的一些功能可以见
amazon Kindle
amazon Kindle vs sony reader
Amazon Kindle 视频

更新:Amazon Kindle 评测(来自Robert Scoble):

1. No ability to buy paper goods from Amazon through Kindle.

2. Usability sucks. They didn’t think about how people would hold this device.

3. UI sucks. Menus? Did they hire some out-of-work Microsoft employees?

4. No ability to send electronic goods to anyone else. I know Mike Arrington has one. I wanted to send him a gift through this of Alan Greenspan’s new book. I couldn’t. That’s lame.

5. No social network. Why don’t I have a list of all my friends who also have Kindles and let them see what I’m reading?

6. No touch screen. The iPhone has taught everyone that I’ve shown this to that screens are meant to be touched. Yet we’re stuck with a silly navigation system because the screen isn’t touchable.

Would I buy it? Yes, but I’m a geek. I can’t really recommend this to other people yet. Sorry.

It’s obvious that they never had this device in their hands when they were designing it.

Whoever designed this should be fired and the team should start over.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亞馬遜的秘密武器 電子書閱讀器是個大產業?

返回主頁
聲明:本文文字及圖片由《中國計算機報》授權轉載,文中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

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玩意嗎?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Bezos)可不這樣認為。Kindle是亞馬遜的秘密武器,它承擔著傑夫·貝佐斯重構整個閱讀世界的使命。Kindle攪動了一池閱讀春水,索尼、三星、漢王等電子廠家快速跟進,各大出版集團也躍躍欲試,都希望在這個開始爆發性增長的市場分到一杯羹。

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成了亞馬遜絕對的明星。這跟其2007年年底剛推出來時遭遇到的一片質疑之聲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網絡雜志Slate主編雅各布·威斯伯格(JacobWeisberg)3月22日撰文高度評價Kindle,稱其將改變世界。

著名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公司預測,到2012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出貨量將從2007年的15萬臺上升到1830萬臺,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61%。

“目前電子書閱讀器已經開始爆炸性增長,我們非常看好這個市場。而亞馬遜是最早進入這個市場的大公司,自然撿了便宜。”國內一家專門為美國運營商和內容商做電子書閱讀器設計的OnyxInternational公司中層淡玉婷告訴記者。

超出預期的增長

2007年11月19日,亞馬遜醞釀了三年的一款新無線電子書籍閱讀器 AmazonKindle宣布開始出售。其貌不揚的Kindle卻要賣399美元,當即被眾多媒體抨擊。淡玉婷告訴記者,亞馬遜這樣的大公司做出來的 Kindle第一代產品並不完善,甚至有點粗糙。

蘋果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在2008年1月尖銳地批評Kindle設計本 身就存有缺陷,他毫不客氣地預言:“Kindle的銷售會出現問題,這與該產品好與不好的問題沒有關係,主要是因為人們已不再閱讀書籍,2007年40% 的美國人閱讀了一本或不到一本書。”

連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也摸不準消費者是否喜歡並不完美的Kindle, 因此前期只生產了少量的Kindle放在亞馬遜上賣,想不到只四天就被消費者搶購一空,消費者要購買只能提前下單,客觀上形成了“饑渴”營銷的態勢。有消 費者在eBay上趁機高價拍賣Kindle。

看到“上帝”對這款初級產品的熱情,亞馬遜緊急行動起來,讓富士康生產更多的 產品。傑夫·貝佐斯也于2008年3月在亞馬遜網站上挂出道歉信,安撫消費者。他表示,Kindle電子書閱讀器缺貨責任在于自己,因此向廣大 Kindle產品愛好者表示道歉。2008年4月中旬Kindle恢復供貨。

2008年5月28日,亞馬遜將Kindle的售價由399美元調低到359 美元。亞馬遜方面的解釋是,由于擴大了生產規模,因此Kindle的生產成本也相應下降。降價帶來了Kindle銷量的直接提升。2008年8月,亞馬遜 內部消息稱,Kindle已經賣了24萬臺。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則告訴記者,2008年亞馬遜至少賣了50萬臺Kindle,高于蘋果iPod上市第一 年的銷量。

2009年2月,亞馬遜推出更完美的Kindle2後,銷量增長迅猛。4月17日,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創始人邁克爾·阿靈頓(MichaelArrington)透露,Kindle2自發布以來,銷量達到了約30萬臺。

內容是關鍵

亞馬遜Kindle無疑是成功的。這種成功連亞馬遜都覺得有點意外。亞馬遜管理層始終拒絕透露Kindle的具體銷量和利潤率,有點悶聲發大財的意味。

眾多分析人士認為,Kindle成功的關鍵是亞馬遜背後強大的電子書內容。Kindle剛推出的時候亞馬遜有9萬冊圖書可供下載,現在已經增加到25萬多本圖書、30多種報紙及25種雜志。

劉迎建告訴記者,在美國,一本普通的書籍要賣20美元~30美元,在亞馬遜上則便 宜一些,但也要賣到15美元~20美元。消費者通過Kindle則只需要9.9美元就可以下載一本書,遠比購買傳統書籍便宜。在美國,圖書版權保護得比較 好,消費者很難在網際網路上下載到免費的沒有版權問題的書。

劉迎建同時認為亞馬遜的無線功能也很有殺傷力:通過它,消費者通過幾十秒鐘把一本書下載完,讓人們可以實現隨時隨地都能閱讀到自己想要看的內容。

當然電子書閱讀器產品本身也有很多跟其他移動終端不一樣的地方。

“學習機、PSP、手機、PDA、PC、GPS、EPC等雖然也都能夠在不同程度 上實現電子書閱讀,但是卻不得不伴隨傷害眼睛、視角有限、屏幕太小、待機時間短、攜帶不方便、強輻射等缺陷。”劉迎建說,而像Kindle這樣的電子書閱 讀器採用了e-link顯示屏,具有高對比度、全視角、陽光下也可以閱讀的優點,其閱讀體驗跟傳統書籍更類似,“更重要的是它能大大降低能耗,充一次電能 維持數日”。淡玉婷也認為,Kindle雖然不夠炫,但其閱讀體驗要比其他任何移動終端好。

淡玉婷表示,OnyxInternational公司做電子書閱讀器已經好幾 年了,當年有20多家同行,現在只剩下寥寥幾家。她告訴記者,電子閱讀市場很大,但遲遲做不起來,同行們都熬不住了。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線圖書銷售 商,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和市場號召力,很難想象別的小公司能投入幾千萬美元去研發電子書閱讀器。

淡玉婷告訴記者,亞馬遜的資源整合能力也很強大,“它能把AT&T整合進來,通過其3G網絡提供無線下載。這是很多電子書閱讀器提供商所不具備的。由于預訂量大,它也能讓富士康這樣的大OEM廠家給其做工藝設計和生產”。

Kindle大版圖

雖然亞馬遜管理層一直拒絕透露Kindle的詳細銷售數據,但業界人士都知道Kindle是亞馬遜的寶貝和利潤機器。

iSuppli公司4月23日發布一份分析報告稱,Kindle2(不包括知識產 權的成本、軟件開發的許可證費、專利費、運輸和營銷費用)的全部硬件成本應該在185美元。iSuppli認為亞馬遜Kindle2的售價(359美元) 是其硬件成本的兩倍。淡玉婷也告訴記者,亞馬遜Kindle2的利潤率超過100%。

按照30萬臺銷量估算,Kindle2上市僅僅兩個月至少為亞馬遜貢獻了1億美元的營收,佔亞馬遜第一季度48.9億美元總營收約2%。如果按照100%的利潤率估算,其貢獻了第一季度利潤1.77億美元的近三成。

著名投資機構巴克萊資本預計,至2012年,Kindle閱讀器每年將為亞馬遜帶 來37億美元的營收。如果Kindle還保持如此高的利潤率,那麼其對亞馬遜業績貢獻是非常大的。亞馬遜在不斷地努力將產品做得更精美,據悉,第三代具有 觸摸屏技術的Kindle將在今年聖誕節前推出。

亞馬遜的野心遠不只是賣Kindle賺取高額利潤。亞馬遜還希望通過 Kindle把自己平臺上的內容賣得更多。亞馬遜早在今年2月就稱要推出能兼容Kindle電子書格式的軟件,以便讓手機終端也能訂閱亞馬遜電子書內容。 3月初,亞馬遜發布了免費給iPhone使用的Kindle應用軟件,能向用戶提供亞馬遜電子圖書庫裏Kindle格式的圖書。

亞馬遜這樣做也有競爭對手的壓力。索尼和谷歌3月中旬已開展合作,索尼SonyReader電子書閱讀器(至今已經賣出50萬臺)用戶將可以閱讀谷歌數字圖書項目中的公共圖書,這些圖書將通過索尼電子書商店免費向SonyReader用戶提供。

淡玉婷告訴記者,OnyxInternational公司目前正在為美國的一些大 出版商設計電子書閱讀器產品,很快就會上市。她透露,與國內出版企業對電子書閱讀器不熱衷相比,在美國,很多大的出版集團都對電子書閱讀器市場躍躍欲試。 據了解,俄羅斯、德國等國家的一些出版商已經向漢王下單購買電子書閱讀器。

大兵壓境,亞馬遜自然不敢掉以輕心。4月4日,亞馬遜任命美國知名出版公司蘭登書屋前高管戴維·納加爾(DavidNaggar)為負責該公司電子閱讀器Kindle內容業務的副總裁,以拓展電子閱讀業務。

亞馬遜的更大雄心在于重構整個閱讀生態鏈。由于Kindle能夠通過無線隨時隨地獲取圖書內容,因此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方式。

亞馬遜瞄準的最新方向是教育市場和閱讀社交。亞馬遜早在2008年年中就推出了面 向大學生的新版Kindle閱讀器,開拓美國教科書市場。“美國大學生一年要花費700美元在教科書上,通過Kindle不僅可以節約這部分開支,而且教 師也可以通過Kindle發布一些實時的參考信息,比如報紙文章之類。”《商業周刊》記者PeterBurrows說。劉迎建也認為電子閱讀器在某些專業 領域很有市場。

更具有想象空間的是,通過電子書閱讀器實現“以書會友”的新SNS模式。亞馬遜已經在2008年1月收購了社交網站Audible.com。

也有分析師給亞馬遜描繪了這樣的前景——當Kindle使用者數以百萬計的時 候,Kindle可以成為重要的圖書分銷渠道,成為廣告平臺。“我們正在考慮給電子書閱讀器加入音樂播放、遊戲等功能!”淡玉婷認為,未來可以圍繞電子書 閱讀器做的事情太多了,亞馬遜一定也在緊鑼密鼓地布局中。

鏈接:電子書閱讀器是個大產業?

“我們今年要砸一億元的廣告去做電紙書(漢王的電子書閱讀器名稱),最近兩個月我 們的廣告投放都在600萬元~700萬元。今年電紙書的銷售目標是50萬臺。”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的野心可謂夠大——電紙書普通版本每臺1800元左 右,高端產品則2600元左右,如果按均價2000元/臺計算,漢王若真的實現50萬臺的銷售,銷售額就是10億元。這完全可以讓漢王擺脫營收長期徘徊在 3億元左右的高原期。

據了解,漢王正緊鑼密鼓地準備在中國中小企業版上市,其招股說明書中提到,融 資的一半將用于發展電紙書業務。漢王在河北燕郊的工廠已實現了電紙書模具研發制作、塑料成型、外觀涂裝、產品組裝、主板裝焊接、組裝測試的一條龍生產,如 今已經能日產3000臺。4月20日,漢王與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電紙書將成為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所管理的數字化版權內容發行的核心通 路和終端。

像漢王這樣以全副身家押寶電子書閱讀器的廠家不多見,但想在這個市場大展身手的不在少數。

索尼幾乎和亞馬遜同時進入,內容資源上稍遜一籌,賣得不如Kindle好,但上市 至今也賣了50萬臺,德國、俄羅斯等有內容資源的出版集團也從漢王採購電子書閱讀器嘗試性銷售。有無線網絡的美國運營商和有豐富書刊內容的美國出版集團也 悄然聯係中國的電子書閱讀器設計廠家,醞釀殺入這個市場。

如此不同資源秉賦的廠家進入必然會把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做大,亞馬遜一枝獨秀將再難保持。可以預期的是,各家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去競爭,同時又積極補足自己的短板。(作者:盧旭成)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亞馬遜新一代電子書閱讀器支援語音朗讀


Amazon.com公佈了他們新一代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2,對於視障人士而言相信最吸引的是加入了語音朗讀書籍Read to Me的功能。由於機器內建了Nuance的語音引擎,這樣用戶便可透過聲音收聽下載到Kindle2中的書籍、雜誌、報章的文字內容了。不過朗讀的功能可 能只適用於書籍內容的朗讀而不包括語音導航。更詳細的資料有待2月24日公開發售後才知曉。

但與此同時
美國作家協會
認為Amazon沒有權利這樣做,因為他們購買的只是電子文本的版權,並不包括聲音書的版本。這樣亦影響錄音書的市場,在2007年美國錄音書的銷售額達十億美元。將來要在Kindle中收聽書本會否需要付額外的費用則有待觀察事情的發展了。

在amazon.com官方網頁中有一段Flash影片當中能收聽到其語音引擎的聲音,藉此可以了解到其語音引擎的聲音質量如何。而以下是一篇蘋果日報關於該產品的報導。

亞 馬 遜 網上 書 店 推 發 聲 電 子 書
9/2/2009

網 上 書 店亞 馬 遜 ( Amazon ) 前 年 掀 起 電 子 書 新 革 命 , 前 日 再 下 一 城 , 破 天 荒 設 計 出 可 發 聲 的 第 二 代 電子 書 Kindle 2 ( 圖 ) , 書 迷 只 需 豎 起 耳 朵 , 便 可 細 「 讀 」 書 本 內 容 。 新
電 子 書 重 20 克 , 闊 15 厘 米 , 厚 度 不 足 1 厘 米 , 內 置 2GB 記 憶 體 , 可 儲 存 逾 1,500 本 書 籍 、 雜 誌 、 網誌 或 個 人 文 件 。 電 池 壽 命 則 延 長 了 25% , 可 操 作 4 至 5 天 , 並 可 選 擇 男 女
聲 操 作 ,揭 書 速 度 比 舊 版 本 快 兩 成 。 Kindle 2 可 閱 讀 23 萬 冊 新 書 或 暢 銷 書 , 售 價 359 美 元 ( 2,800 港 元 ) 。 法 新 社 / 德 新 社
返回主頁

電子書閱讀器燃戰火/邦諾Nook槓上亞馬遜Kindle


〔編 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第一大連鎖書商「邦諾書店」(Barnes & Noble)二十日推出電子書閱讀器Nook,挑戰目前主宰電子書市場的亞馬遜Kindle。Nook突出之處在於彩色螢幕和分享功能,售價也比照 Kindle訂為二百五十九美元(約台幣八千四百元),預定十一月底上市,搶食年底購物季大餅。

Nook預定十一月底上市

相較於Kindle的單色螢幕,Nook螢幕上半部閱讀區雖是六吋單色螢幕,下半部的控制和導覽區則為三.五吋多點觸控彩色螢幕。Nook可容納一千五百 本書,與Kindle平手,但邦諾擁有號稱全球最大網路數位書店提供七十萬本書,加上Google不對Kindle開放的五十萬本公版電子書,比亞馬遜網 路書店的三十五萬多本還多。

具彩色螢幕及分享功能

此外,Nook的分享功能一次可借給其他Nook使用者最多十四天,並支援Adobe PDF格式和多平台閱讀,都勝過Kindle。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副總裁維納說:「聽起來Kindle遜掉了。」不過,Nook並未內建網路瀏覽器,Kindle則正試辦這項功能。還有,Nook可替換式電池充一次電可用十天,Kindle則為十四天。

Nook採用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內建2GB記憶體,並可透過Micro SD記憶卡擴充。網路連線採用AT&T的3G,也有Wi-Fi。由於邦諾在全美有近八百家實體店面,有興趣的消費者將可在門市親身體驗,有心嚐鮮的話就可以馬上掏腰包。

市場研究公司估計,今年美國總計將售出三百萬部,明年還可能倍增。除消費性電子產品業外,零售業、出版商和網路服務供應商也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返回主頁

Amazon 發表Kindle 2電子書閱讀器

返回主頁

Amazon Kindle 2確定會在2月24日正式開賣,售價359美元(約台幣1萬2有找),Amazon 執行長 Jeff Bezos 週一在紐約的Morgan圖書館公布此一新款電子書閱讀器。

(Photo credit: David Carnoy/CBS Interactive)

新一代Kindle附有鍵盤、5個方向鍵、還有翻頁按鈕。

亚马逊Kindle DX大屏幕电子书阅读器试用手记

返回主頁

CNET科技资讯网5月8日国际报道 早在Kindle二代还未上市前就已经有人说亚 马逊会推出一个新的大尺寸电子阅读器,将正适于阅读教科书或周刊,所以我们都以为Kindle 2的下一代会比较大,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现在它终于露面了,让人有点惊讶的是Kindle DX除了屏幕比较大以外居然跟Kindle 2一模一样。

亚马逊Kindle DX大屏幕电子书阅读器试用手记(图)

Kindle DX和iPhone一样当你旋转屏幕时,会自动从直向转为横向

Kindle DX厚0.38英寸,只比厚0.36英寸的Kindle 2多出一些,较大的不同之处是Kindle DX的屏幕有9.7英寸,和Kindle 2的6英寸屏幕相比实际面积多出2.5倍。但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DX的重量几乎是Kindle 2的两倍(18.9盎司,约535克),价格也多出130美元,要价489美元(约新台币16200元)。

虽然DX明显较大又较重,把它拿起来时并不特别觉得要携带或拿着会很麻烦,但是它的便携性绝对比不上Kindle 2,要装入DX需要一个比较大的袋子或公事包,大多数女生的手提包可能都太小了。

Amazon说DX的屏幕技术与其他(例如处理器)都和Kindle 2一样,但DX的内部存储空间较大有4GB (3.3GB是可用的),Kindle 2只有2GB(DX跟Kindle 2都没有可扩充存储空间的插槽,原始版的Kindle就有)。亚马逊说DX足以容纳3,500本电子书。

DX内部有一个密封的可充电电池,不能拿出,在谨慎地使用3G无线资料传输的情况下,电池续航力约为两星期,如果你的电池坏了,就必须整机送回原厂让亚马逊帮你更换新的,要收钱。

除了存储空间增加之外,DX最重要的两个新功能是对PDF文档的原生支持,以及可以从直向显示切换到横向显示。此外不仅可以更换字体大小,还可选择每列文字要包含几个字,网络浏览器也有些微的进步。

在我试用Kindle DX的短暂时间里,得到的大部分印象都是好的,正如广告所言,屏幕变大后要阅读报纸或杂志变得较方便,特别是有照片或图片时。单一页面可读到的文字变多了,感觉上更像是阅读真的报纸。

看教科书时也是一样的感觉,关键一样是DX显示图片或图表的效果变得更好(不过依旧是黑白的,16个灰阶),包含数张图片、较复杂的内容在DX上呈 现的效果有可能比教科书好也可能比较差。DX显然比一本有机化学教科书轻上很多,所以对于想减轻背部负担的学生而言会有吸引力。

亚马逊在写入笔记或画记重点的功能上没有太大的更动,因为这些功能早在前两代Kindle就已经有了,连同内建的字典与键盘一起。当然了理想上Kindle DX的屏幕要是触摸式的,只要在屏幕上写字或画记就可以在书页里留下纪录。

阅读PDF文档时,并没有明确的放大缩小功能,但是转换成风景(水平)模式时PDF档案的一部分基本上是放大的。Kindle的问题是它的马力不足以快速地将PDF文档正确地放大或缩小,所以水平模式是亚马逊提供的替代方案。

网络浏览器做了一些改进:现在你可以从基本模式切换到进阶的台式机模式,那么你浏览网页的画面就会跟自己的台式机一样(切换至横向模式时视角会比较广)。

我们登入网站主页做测试,除了下载时间有一点过长,还有一些奇怪的图档错误之外,画面看起来的确接近网站主页的黑白版本(DX和前几代Kindle一样不提供Flash支持,也不会显示视频)。

换言之,是有改进但改进的不多,网络浏览器在使用负担较少(图片较少)的网站手机版时效果还是最好(目前亚马逊表示无法提供Kindle 2用户新网络浏览器功能或PDF文档原生支持所需的硬件升级)。

总的来说,我们还蛮喜欢Kindle DX也认为它的确使电子书阅读器的概念进化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全球报全都将会员费调降至9.99美元(有效期限等等的细节尚未公布),这是 得DX对于每天早上都想看报的地铁通勤者而言变得更具吸引力。对于希望字体变大的老人家而言也会有吸引力。

最后,这类大尺寸电子书阅读器已经受到生意人或必须处理一大堆PDF文档的移动专业者(不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的注目,可惜的是DX没有扩充内存的功能。

显然价格是Kindle DX最大的缺点之一,也可能虽然我们预期亚马逊为了抢占大专院校学生的市场应会找出补贴的方法(我们推测如果大学们一次购买数百台或数千台应该会得到很大的折扣)。

Kindle DX某方面看来有点像Segway:既酷也代表了未来的趋势,某些喜好新玩意儿口袋又有一些积蓄的人也许会拿钱出来买,但是考虑到要花超过500美元(税金与保护袋一起计入),应该很多人都会犹豫。此外还有像我一样正在等待一个触摸式屏幕电子书阅读器的人。

Kindle 2的售价是359美元,光是这样就已经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价格真的很重要,DX应该要和Kindle 2一样售价才能吸引更广大的客户群。不过,也许我跟它多玩上几天,或是今年夏天DX上市后我在写完整评测报告时后就会改变想法。(David Carnoy)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亚马逊kindle 2.0特性全解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9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今天推出了新款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2,该产品在设计、电池使用时间、翻页速度以及存储容量方面都与上一版本有明显改进。

以下为kindle 2.0特性:

  设计更为轻巧柔滑

  新款Kindle几乎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该产品的厚度仅为0.91厘米,重量仅为284克,还不如一本普通书的厚度与重量。新的按钮设计让用户 在手持该设备的任何地方都能方便地翻页。新增加的5向控制器可以让用户在记笔记或选中文字时的操作更为精准,同时为在阅读报纸时在文章与段落间快速跳转提 供了方便。新款Kindle重新设计了电源充电器,其移动的便利性要优于上一版本。

  显示更为清晰快速

  新款Kindle采用了6英寸(约合15.2厘米)、600×800的电子纸显示屏,可以达到16级灰度,上一版本Kindle只有4级灰度。因此,新款Kindle显示文字更为清晰、图片和照片也更为锐利。

  2G存储空间可以保存1500本图书

  Kindle 2提供了2G的存储空间,可以保存超过1500本图书。上一版本Kindle只能保存200本。

  电池使用时间提高25%

  用户在打开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一次充电可以使用Kindle达4-5天,关闭无线连接则可以使用超过2个星期。

  新增字典查询功能

  Kindle 2内置了《新牛津美国辞典》和25万个单词定义。

  新增加试验性的“为我阅读”功能

  Kindle 2提供了文本朗读功能,让用户既可以“看”书也可以“听”书,并可选择采用男声或者女声以及朗读的速度。

  仍采用无线连接,不支持PC、Wi-Fi及同步功能

  如同上一版本,Kindle 2仍旧采用Amazon Whispernet进行无线下载系统,可以让用户无线连接至Kindle商店,并可以在1分钟之内下载并收到新内容,用户无需为此支付无线费用、数据包月费等,但该设备仍不支持PC、Wi-Fi及同步功能。

  可在Kindle间同步,未来将支持手机

  亚马逊新的Whispersync技术可以自动同步两款Kindle间的内容,此外,Kindle 2将来也可以支持一定范围内的手机同步。

  电子图书商店仍在扩张,并独家新增了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作品

  目前,Kindle电子图书商店提供23万多本图书,Kindle最初推出时该商店仅有9000本。斯蒂芬·金(Stephen King)今天宣布将独家在Kindle商店发行新作“Ur”。此外,该商店还包括许多杂志和报纸,包括《纽约客》等。Kindle杂志每月的订阅费用为 5.99-14.99美元不等,杂志的月订阅费用约为1.25-3.49美元。此外,还商店还提供1200个博客内容,最近加入的博客包括《连线》博客 等。

  其他受用户欢迎的功能

  - 可选择6种字体大小

  - 添加书签、备注和高亮选择

  - 可阅读微软Word文件及PDF文件、查看图像,内容都可以无线传输

  - 可以在网络、Wikipedia.org以及Kindle书店进行搜索,另外也可以对购买后保存到Kindle上的内容进行搜索

  - 无需设置或安装软件即可使用(肖恩)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亚马逊Kindle 有点逊

比特网(ChinaByte)12月17日消息(高妍)近日,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商亚马逊推出无线电子阅读器Kindle,其在上市之后疯狂热卖,以致销售短短几天便一度断货,可见受欢迎程度非同一般。

  从最初硅谷企业的火箭书电子阅读器开始,电子阅读市场已经经过了几次“改朝换代”,但长时间以来,它们的共同点却是始终都未能创造良好的市场境 况。包括去年9月索尼推出的Sony Reader,由于售价并不低廉,致使最终也没能扭转长期以来电子阅读的非主导局面。而生产电子阅读器对于诸多厂商来说,似乎都是一笔稳赔不赚的买卖。

  只是,不知从上市之初便迅速走红的Kindle能否打破这个怪圈。

  性价比不如手机

  专家分析,Kindle相对同类电子阅读器而言情况的确好些,但一味支持的观点也是过于乐观的。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胡海波对比特网(ChinaByte)表示:“Kindle目前的功能还比较单一,只单纯支持文字类内容,应该兼容音乐播 放等多媒体功能。同时,现阶段它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比如屏幕只能是黑白显示,购买的书籍只限于亚马逊提供,而且购买渠道也比较单一。这都是对其发展很不利 的因素。”

  价格上,Kindle 399美金的售价似乎并不是物有所值。要知道,大部分百元电脑在提高售价后也不过才200美元左右,更何况百元电脑在功能更齐全的同时,一样便于携带。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刘教授指出,Kindle目前还未进入国内市场,一旦它登陆中国,除了百元电脑,手机将对其构成最大的威胁。一 款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完全可以集成收听音乐、电子阅读、手机上网、游戏,以及其最基础的通话、短信业务,除了屏幕小点,别无太大缺点。

  据悉,艾媒市场咨询最近发布的手机用户行为调查报告中显示,手机阅读已经成为了继图铃、新闻之后用户行为的“新宠”。手机凭借其第五媒体的优势,是近6亿用户如影随形的必备物品。

  刘教授认为:“正因为手机屏幕小、体积小,它更有着可以随身携带的便利,另外现今大多数手机都是彩屏,这使用户阅读体验感受会舒服些。”

  提起电子阅读器,众人总是会联想到手机阅读,二者也的确或多或少有些殊途同归之处,比如都支持电子书、手机杂志、RSS新闻等,除此之外显而易见的共同点便是二者都没有形成市场规模。无线阅读,归根结底还是用户尚未养成这个习惯。

  而谈到有朝一日Kindle进入若国内对目前已有的手机杂志阅读软件有无影响时,易观国际分析师张燕玲对比特网(ChinaByte)表示:“这要看亚马逊给Kindle在国内的资费和用户群的定位了,如果双方不重叠就没有冲击。”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实际上,在Kindle电子阅读设备的掩饰下,亚马逊真正的算盘打的更是无线增值业务。胡海波指出:“电子阅读器可能是亚马逊迈入移动增值业务领域的第一步。”

  近年来,亚马逊不仅局限于图书和音像影视产品,同时在网上销售服装、礼品、儿童玩具、家用电器等20多个门类的商品。如今,在无线增值业务市场日渐成熟的趋势下,这个互联网B2C业务的大佬又怎能放过分得一杯羹的机会?

  于是,标榜着无线上网的阅读器Kindle应运而生。

  的确,吸引用户蜂拥购买这款电子阅读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能无线上网,并且是免费上网。据了解,Kindle使用美国电信运营Sprint的 3G移动数据网络,而每个用户每月60美金的无线上网费用则全部由亚马逊买单,如此,用户下载图书、订阅报纸只需支付相应的内容费用即可。

  订阅一份《纽约时报》每个月只要14美元,但美中不足,付费订阅的电子报纸每天只给Kindle自动发送一次,这就限制了用户对即时新闻的获取,致使更多人最终还是选择内置浏览器和无线接入功能免费阅读网络版报纸,也使付费报纸暂被冷落。

  每个月支付60美金,亚马逊每售出一台Kindle就意味着要付出如此的代价。业内专家指出:“这样一来,Kindle的市场价值就更多在亚马逊出售该阅读器本身,而不是后期的内容增值服务了。”

  可见,亚马逊若真想在无线上掘金,那还要在Kindle的经营上再下一番苦功,而一款产品的销售终究还是“不看广告,看疗效”的。

  胡海波认为:“Kindle前期推广肯定会有不少困难,但是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好办,就是阅读器终端的性能是否满足大家的要求。”

  倘若日后Kindle中能增加无线音乐、游戏、广播、视频,抑或可直接在线收看节目,又不对用户收取更多资费的话,Kindle自然会打开一条长远的销路,亚马逊在无线业务的淘金时代也将来临。

  若真有那么一天,亚马逊给人们带来的恐怕就不只是一台无线阅读器那么简单了,而改变人们阅读习惯则是潜移默化中的必然结果。

1

Kindle与普通32开书本大小相近,重约290g左右,自身容量可存储200本书,支持无线下载图书、博客、报纸、杂志等媒体内容。其采用E Ink电子墨水,无背光,不刺眼,而外部为白色塑料质地,看上去有种白纸黑字的感觉。屏幕下方的按键幅度较浅,触感不错。右侧则是用来执行翻页、光标移 动、放大的操作槽。正因为Kindle轻小便携,支持无线下载,因而业内很多人都认为Kindle会像当初iPod改变千万人听音乐的方式一样,它在潜移 默化中也会改变世人的阅读习惯。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

分析報導


手持閱讀器商業模式之分析

返回主頁


來源:李宇飛博文

手持閱讀器又叫電子閱讀器、電紙書、電子書、手持閱讀終端。目前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手持閱讀器品牌是Amazon Kindle

2007年美國亞馬遜書店推出Kindle電子閱讀器,正如其名,迅速點燃並引爆了電子閱讀器市場,銷售一度斷貨。第二代產品Kindle220092月上市後3個月的時間內,銷量達到24萬部,銷售收入逾1億美元。610,亞馬遜開始正式出貨全新電子閱讀器Kindle DX,售價490美元。Kindle累計銷售已經超過80萬台。

Sony推出電子閱讀器的時間早於Kindle,但市場效果沒有Kindle那麼好。20069月,Sony推出第一款電子閱讀器PRS-500,比Kindle足足早了1年時間。索尼陸陸續續推出了PR-300PR-500Sony danielle Steel等系列產品,但是效果並不能與Kindle媲美。

在中國大陸市場,前前後後也出現了不少品牌的手持閱讀器產品,但最為成功的是漢王。漢王最早推出N510,成功採用了電子紙和電子墨水的技術。2008年漢王推出5E-INK屏的閱讀器N516,不變黑、不晃眼的翻頁效果獲得很多用戶的青睞,在短短6個月內取得了6萬部的銷售量,目前正保持月均銷量1萬台以上。漢王最新力作N518全屏手寫模組及手寫識別技術,支援全文查找、批註、英漢翻譯、記事本,更加貼近了紙質書的閱讀感受。

Kindle之所以銷量勇冠全球,除了產品等其他因素之外,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商業模式上的優勢。Kindle採取了“內容收費+終端銷售盈利”的雙盈利點模式,通過內容平臺優勢吸引用戶購買使用Kindle。這個模式的主要特點:

1 緊密相關的雙盈利點。用戶購買Kindle,支付費用,Amazon實現第一個盈利點。用戶使用Kindle,支付購買下載圖書的費用,Amazon實現第二個盈利點。迄今為止,這兩個盈利點的收入都是不容小覷的。Amazon強大的圖書資源吸引用戶購買KindleKindle良好的閱讀體驗又吸引用戶下載Amazon的圖書資源,成為其圖書銷售的創新管道,兩者互相推動。

2 內容平臺優勢。Amazon強大的圖書資源,擁有大量的電子版圖書、雜誌、報紙。由於Amazon主要的盈利目標還是吸引用戶上網買書,在手持閱讀器上預裝的書少得可憐。

3 靈活的內容分成模式。Amazon內容的提供方主要是出版商和作者,主要的合作方式是銷售分成。Amazon對內容提供方的分成比例比較高,提高了內容提供方的工作積極性。但是對出版商和作者之間的分成比例差異並不大,保證出版產業鏈的正常穩定,從而吸引出版商的積極合作。

4 無線上網的便利性。Amazon與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合作,實現了無線上網下載圖書的功能,用戶隨時隨地可以搜索下載自己喜歡的圖書,提高了閱讀效率,是吸引用戶的又一大亮點。

5 發揮自己擅長的銷售管道。Amazon擅長之前的B2C網路賣書銷售管道,對於電子設備銷售的傳統管道的確是知之甚少。但是kindle充分發揮Amazon網站是世界上銷售量最大的書店這個巨大用戶規模優勢,以網路銷售為主,既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又規避了傳統電子設備銷售管道的進入門檻和成本。

相比之下,Sony和漢王採取的是與Kindle截然不同的模式,是以終端銷售為主要的盈利點。這種模式的採用,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Sony和漢王沒有Amazon那樣強大的內容資源庫。就算找到一個類似的內容資源庫進行合作,那也勢必降低他們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降低他們的盈利空間。

Sony和漢王也在努力打造圖書平臺,但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Sonygoogle合作獲得50萬本圖書資源,但大部分是公版書,因此徒有數量第一的虛名。相比之下,Amazon的書庫中有很多暢銷書,這是最吸引用戶的因素。

Sony和漢王模式另外一個大缺陷是沒有無線上網功能,用戶要看書還得通過電腦操作下載圖書,再通過介面傳送到手持閱讀器上。在同等條件下,用戶體驗的便捷性相比Kindle實在是遜色得多。

這兩種模式,目前來看Kindle具有很大的領先優勢,畢竟兩隻手抓美金總比一隻手抓的多。等到有一天,手持閱讀器的利潤率在完全市場競爭中變得微乎其微的時候,不知道Amazon還會不會繼續抓住Kindle不放?或許,當廣告業務模式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時,Kindle還會被Amazon用來免費贈送用戶,實現“廣告載體+閱讀載體”的雙重盈利模式。

中國移動即將推出的G3閱讀器,無論在產品設計上,還是商業模式創新上,都準確把握用戶的需求,總結前輩的經驗,體現時尚的元素,必將成為3G時代一顆耀眼的新星。


電子書帶動閱讀新革命


來源:數位時代

未來人們看報不必拿著厚厚一疊紙,只要拿著一張「電子紙」無線上網下載最新的新聞訊息即可,這是電子紙顯示器希望帶給使用者的最新體驗與感受。看過帥哥湯姆克魯斯所主演的《關鍵報告》,就不難想像未來電子紙顯示器的發展。撰文=薛怡青

數位小辭典--何謂軟性電子?
軟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是一種概念,透過電子紙的顯示技術,可在海報、壁紙、窗廉,以及未來可能的材質上顯示文字或圖象。其特性與目前的液晶顯示最大的 差別就是,軟性電子有曲折性,面板可以捲起來,甚至折起來,所以可以顯示在柔軟或弧型的產品上。當然,更可結合RFID等辨識系統,在衣物上或其他材質上 顯示訊息。

進入數位化時代,什麼都可以數位化,包括厚厚的一本書,都可以放到小小的一片面板上,像翻書一樣,就在顯示器上翻閱整座圖書館的豐富藏書量。這可不是開玩笑,電子紙與電子書,帶來了紙張的再一次數位化革命。
隨著科技的進步,透過半導體製程與液晶顯示技術,使得薄型顯示器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得以大放異彩。但是新一代的電子紙顯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並不是像現今的液晶螢幕(LCD Monitor)那般的硬梆梆,而是柔軟得像紙、薄得也像紙一樣,可以彎曲、可以折疊。
你能想像未來看報紙不用再拿著厚厚一疊,也不必盯著電腦螢幕看到眼睛痠,使用者可以拿著一張電子紙隨時閱讀電子報紙,而且透過無線上網還可以下載更新最新的新聞訊息。這就是電子紙顯示器希望帶給使用者的最新體驗與感受,讓世界輕薄到在薄薄的一張紙上。

一本電子書可裝萬卷內容

兩千年前,中國東漢時代蔡倫改良造紙術以來,原本不方便書寫的竹簡,變成採用質地柔軟的帛紙書寫,不但讓笨重又不易攜帶的竹簡變成又輕又薄的帛紙,也促進了印刷術的發明。
但是書本也有另一種困擾,例如你是否常會在搭捷運時看書?或者出遠門旅行時,總得挑個一、二本書在飛機上打發時間,但又嫌書本過重的無奈嗎?再不然就是家中的書籍一堆、報紙一堆,不但占空間又零亂,總不知如何整理,有時為了找一本心愛的書還得翻箱倒櫃。
現在,你可以不必再讓書本占據所有的生活空間,書桌終於可以乾乾淨淨,不必埋首在書堆裡不見天日,不過只要擁有一本「電子書」,萬卷書都可以藏身其中。
如果曾看過帥哥湯姆克魯斯所主演的《關鍵報告》,就不難想像未來電子紙顯示器的發展。
電子紙技術是軟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領域裡最可能快速竄紅的明日之星。透過電子紙顯示技術,並結合電子墨水(E-ink),就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電子紙顯示器,也是一般我們俗稱的電子書。
電子書顧名思義是指,透過電子紙顯示器,將數位化的文字內容裝載在其中,可以隨身帶著走。有的人會誤以為放在PDA、手機或坐在電腦前面,透過液晶螢幕來閱讀文章就是電子書,其實那不能算是真正的電子書,因為書本是不會受到空間地理的限制,讀者可以隨時拿起一本書閱讀。
因此,真正的電子書就是要讓讀者感覺像是在「讀書」,卻又沒有書本的厚重,取而代之的是輕與薄,並且可裝載的容量又多。
除了輕、薄、容量多等特點之外,以環保觀點來看,電子紙的確要比書籍環保,因為電子紙不需要紙漿,也就不會濫砍森林,成為最環保的書本,而且還可以重複使用。
其實歌林在早些年時也推出過i-Library閱讀器,是全台第一台的電子書。不過,由於當時技術並未純熟,體積又大又厚,並未被消費者接受。而發明倉頡輸入法的朱邦復,更早之前推動的倉頡電書,也同樣是提倡電子書的概念,只不過都叫好不叫座。
根據研究調查機構iSuppli的調查報告指出,軟性電子的市場產值將在二年達到爆發性的成長。iSuppli預估,軟性電子的市場規模將從二○○ 八年的三百萬美元,快速成長至二年的一千八百萬美元。屆時,各種透過軟性電子的應用產品將深遠地影響人類的生活,號稱為新一代的閱讀與視覺革命。
面板和科技公司紛紛投入
電子紙與一般液晶螢幕不同的是,電子紙不需要任何背光源,所以面板本身不會發光,就像你看書一樣,所以電子紙必須借助外在光源才能閱讀。工研院影像顯示科 技中心主任程章林就表示:「書本身不會發光,電子紙就是要模擬書的紙張,因此也沒有自體發光,這樣一來不但久看不傷眼睛,更可以省電。」
其實電子紙技術早在一九七年代就由全錄公司(Xerox)的研究人員所發明,目前全球主要的電子紙顯示技術廠商包括:美商E-ink電子墨水顯示技術、Sipix TechnologyMicrocup電子紙技術、美國全錄的Smart Paper電子紙技術等。
其中E-ink又與飛利浦(Philips)合作,將TFT-LCD的技術應用到電子紙之上。電子紙技術是顯示業界的重大革新,市場規模相當看好,因此全錄也特別把Smart Paper的業務部門獨立出來,另創Gyricon Media子公司,專門推廣電子紙技術的產品應用。
面板業者面對次世代的顯示技術也趨之若鶩,例如韓國的面板廠樂金飛利浦(LPL)就積極展開與美商E-ink的合作,在二○○五年發表全球最大十四.一吋的可折曲式電子紙。
在電子紙顯示器的產品化上,日本可說是目前把電子書的應用發揮得最好的國家,例如Panasonic在二○○三年時就推出ΣBook電子書,它像一本書一 樣,有左右兩邊,各配置一個液晶螢幕,就像一本書一樣。二○○四年時,日本千葉大學也研發出厚度只有.一毫米的電子紙產品,幾乎接近真正紙的厚度了。新 力(Sony)更是早在二○○二年時就展示了電子紙的雛型產品,不過直至二○○六年年初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中,才正式將Sony eBook Reader產品登場。至二○○六年年底,這項產品才在北美正式量產販售。
台灣宜銳科技也在去年年底發表一款與Sony eBook Reader幾乎一模一樣的電子書產品,在這次的二○○七年台北國際書展中也有展出,看來電子書的熱潮已漸漸席捲而來。
不過,硬體是有了,可是軟體與內容呢?宜銳科技總經理蔡明峰就表示,電子書遇到最大的瓶頸就是缺乏快速更新的內容。再來是電子書內容的電子格式問題,目前 比較常見的是,採用與個人電腦上一樣的電子格式,如pdftxtword等檔案格式。不過也有一些廠商採用自行的封閉格式,未來電子書檔案格式的標準 化與否,也將成為另一個爭議的問題。

返回主頁 返回頂部